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概论》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建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
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提出,“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纪律与干事创业的内在关系,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历史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各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激活“神经末梢”,能推动作风建设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延伸,从“点上突破”向“面上开花”拓展,让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充盈干事创业的每个角落。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党的性质在党员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党性修养问题,并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党性的内涵和外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将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推动党性修养整体提升。在深刻总结我们党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在传承共产党人党性的一贯要求中,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怎样加强党性修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赋予党性以新的时代意蕴,为全党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对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的内在统一关系作出深刻阐释。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这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一些困难、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迫切需要我们提升改革攻坚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